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為高能物理研究所,其前身為1951年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的宇宙線研究組,后演變為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宇宙線室。著名物理學家張文裕、王淦昌、蕭健等曾任該室主任,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何澤慧始終關心并置身于該室的科學研究。1997年4月,經中國科學院批準,成立“宇宙線和高能天體物理開放實驗室”;2003年7月,更名為“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目前,李惕碚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張雙南研究員任實驗室主任。
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以高能天體物理實驗與研究、宇宙線觀測和相關物理研究、中微子和暗物質探測以及粒子宇宙學研究等為主要研究方向,長期以來堅持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研究方針,注重發展空間、地面、地下等多種實驗手段,具備開展大型實驗設計、多類探測器研制、觀測和實驗數據處理、物理解釋等各層面研究的綜合能力。
經過多年的建設,實驗室形成了一支院士、千人領軍,中、青年博士為主體的高素質研究隊伍。重點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180名,其中研究員、副研究員(或相當技術職稱)128名,擁有博士學位的職工共計131人。人才隊伍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同時擁有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支(空間高能天文望遠鏡研制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