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至14日,由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繆子源研究團隊舉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和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二屆CSNS繆子源多學科應用研討會在中國科大舉行。中國科大黨委副書記蔣一教授和中科院高能所東莞分部副主任王芳衛研究員分別致辭。本屆研討會共安排報告18個,涉及繆子科學、繆子應用、繆子源設計和繆子探測系統研發等。
研討會上,特邀國際專家介紹了國際上繆子源和多學科應用的現狀和發展前景,國內專家匯報了利用國際繆子源開展繆子自旋轉動、馳豫和共振研究(Muon Spin Rotation,簡稱為muSR)研究和CSNS 實驗繆子源(EMuS)的設計、預研和今后開展多學科研究的情況。
目前,CSNS二期升級工程已經把我國第一個繆子源-EMuS列入計劃,其建成后將為我國多學科研究增加一個新型的研究設施。與會專家表示了對發展中國繆子源的支持,也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并就形成EMuS繆子源用戶聯盟達成一致意見:聯盟將聯合和培養國內繆子源的用戶,支持EMuS的申請和建設,以促進與國際繆子源的合作并協助用戶申請束流時間等。
來自日本大阪大學、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機構KEK、瑞士保羅謝勒研究所(PSI)、高能所、物理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澳門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合肥強磁場中心、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機構的75名研究者參加會議。

參會人員合影